相關新聞

氣候變遷釀吐瓦魯滅國危機,澳洲推全球第一個氣候簽證助遷移,還將承認數位國格

位於南太平洋的吐瓦魯(Tuvalu)是全球第四小的國家,由九個環礁島組成,總面積26平方公里,不及1/10個台北市。全國最高峰:海拔4公尺。全國平均高度2公尺。
不斷上升的海平面,正在一點一滴地淹沒這個與世無爭的島國。

吐瓦魯恐成全球首個因氣候變遷滅國的國家

據美國太空總署(NASA)2024年報告,過去30年,吐瓦魯的海平面已上升14公分,九個島中有兩個基本上已消失在海面下;未來30年,預計上升19公分,過半國土將日日淹沒在潮汐之下。
本世紀末,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預測在高排放情境下,地球恐升溫攝氏3.3至5.7度。而NASA預估,升溫3度,吐瓦魯海平面將上升72公分。升溫破5度,恐上升近2公尺,淹沒九成國土及唯一的機場。

 

吐瓦魯過去30年,海平面升高14公分;未來30年,還會再上升19公分。最壞的情況下,本世紀末可能上升近2公尺,淹沒吐瓦魯90%的國土。資料來源/美國太空總署

吐瓦魯總理說:「我們不可能向內陸遷移,也不可能遷到高地,因為我們沒有高地。」他們被海包圍,退無可退,又無處可逃。吐瓦魯可能成為全球第一個因氣候變遷滅國的國家。

澳洲首創氣候簽證,1/3吐國人搶著申請

2025年6月16日,澳洲開放全球首個氣候簽證的申請,通過者可享永久居留權以及醫療、幼兒補助、就學和就業的權利。不到十日,有超過1/3的吐瓦魯國民申請,欲逃亡5000公里外的澳洲。
「這是全球首個協議,在氣候衝擊惡化時,提供吐瓦魯人有尊嚴的遷移管道,」澳洲外交部發言人說。

澳洲和吐瓦魯在2023年簽訂了《澳吐睦鄰友好聯盟協議》(Australia-Tuvalu Falepili Union Treaty)。根據該協議,澳洲將在吐瓦魯面臨天災、疫情或侵略時來援。作為交換,吐瓦魯未經澳洲明確批准,不會加入其他國際安全協議。

這是澳洲為防堵中國勢力入侵的戰略。多年來,中國勢力不斷滲透太平洋島國,並以投資為餌,要求吐瓦魯與台灣斷交。

然而,澳洲每年僅開放280個氣候簽證名額,剩下的上萬人該何去何從?就算人口不成長,也要花上38年才能讓所有人移居澳洲。

這38年,留下的人將面臨重重危機。除了海水步步進逼,還有海水入侵導致為數有限的淡水井鹽化,可飲用水減少。2050年每年洪水天數將激增5倍,從不到 5 天增至 25 天,本世紀末每年將面臨超過百日洪水。此外,珊瑚白化、耕地喪失、極端天氣事件將衝擊農漁業和糧食安全,影響金融穩定。

儘管如此,不是所有吐瓦魯人都打算放棄家園。

 

海水步步進逼,讓許多吐瓦魯人都打算放棄家園。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讓世界看見氣候變遷是現在進行式

吐瓦魯氣候運動者格蕾絲・馬利(Grace Malie)去年在聯合國大會上說:吐瓦魯和其他海洋國家不會「靜靜地等著滅頂」,而是會「持續奮戰」,「危在旦夕的不只是我們的家園,還有我們的尊嚴、文化、歷史遺產,這些不是能輕易打包上路的東西。」

首先,他們要對抗的就是大眾的誤解。

氣候變遷常被想得遙不可及,以為是2050年、2100年才會發生的事,誤以為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因應。但過去幾年,這個蕞爾小國透過各種奇觀突襲世界氣候舞台,逼全世界看見氣候變遷是現在進行式,是慢刀子割肉,是長達數十年的水刑。

2021年,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6上,吐瓦魯外交部長柯飛(Simon Kofe)一身西裝筆挺,泡在海水裡演說的畫面震撼全球:「我們不會坐視海水上升。」

「我們今天站在這裡,不是為了爭取同情,而是為了號召行動……吐瓦魯在氣候變遷的前線,但我們並不孤單,我們的命運與地球上每個國家的命運息息相關。」他說。

吐瓦魯被迫建立數位國家

隔年的COP27,柯飛再次現身,影片中他站在潔白的沙灘上,搖曳的棕櫚樹葉沙沙作響。隨著鏡頭拉遠,畫面開始故障,砂石不自然跳動,天空猶如黑洞,猶如電影《駭客任務》畫面。

「自COP26以來,世界沒有採取行動。身為太平洋島國,我們必須行動……隨著國土消失,我們被迫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數位國家。」柯飛說。

 

COP27,柯飛再次現身,影片中他站在潔白的沙灘上,搖曳的棕櫚樹葉沙沙作響。圖片來源/截自Simon Kofe youtube頻道

吐瓦魯計畫在雲端複製每一條街道、建築、沙灘、樹,以求將來國土覆滅時,在虛擬實境中重建家國、歷史和文化。澳洲表示將承認吐瓦魯的數位國格,即使未來吐瓦魯國土已蕩然無存。

「只有全球通力合作,才能確保吐瓦魯不會永遠成為線上國家,國土徹底消失在世界上。」柯飛懇求世界停止化石燃料生產、大幅提高氣候損害賠償、加強氣候減緩與調適。

2023年,吐瓦魯及其他五個太平洋島國共同呼籲建立「無化石燃料的太平洋」(fossil fuel free pacific),制定《化石燃料不擴散條約》,盡速終結化石燃料擴張,淘汰化石燃料,公正轉型。他們寄望COP28有所突破,並直言批評任何「未用碳捕捉技術減排」(unabated)、「低效」(inefficient)等字眼,只是給石油業和污染者製造漏洞。

但COP28終究讓他們失望了。儘管決議首度納入了「化石燃料」一詞,卻技巧性地閃避了「逐步淘汰」、「逐步減少」等明確字眼,改用模糊的「轉型脫離」(transition away),跟產油國的利益妥協。

氣候峰會超時越來越長,實際行動卻裹足不前,承諾資金沒有到位。為了生存,吐瓦魯仍在奮戰和自救。在澳洲和紐西蘭的援助下,興建了近7 公頃的人工島,7.8公頃的防洪堤,用無數沙包將部份海岸堆高1.5公尺,去年底第二階段工程開工,盼本世紀末不要滅頂。

吐瓦魯是一道給世界的難題。

身為命運共同體的各國,能否做到人溺己溺?如果不能,吐瓦魯的滅頂,不只是台灣失去一個邦交國,亦是掀開其他小島嶼國家悲劇結局的序幕。世界地圖將會被重繪,氣候難民將進一步激化地緣政治。

【資料來源】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