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最新消息

  • 20250429-1.jpg

    AI加速ESG實踐,卻拉高能耗?ESG三面向實例與能源隱憂解析

    據《AI Readiness Index》報告指出,愈來愈多國家將 AI 作為因應氣候變遷、提升治理效率與強化社會韌性的關鍵工具──從智慧電網、智慧農業,到碳排放監控與循環經濟平台,AI 在 ESG(環境、社會、治理)各個領域的應用日益成熟。
    more
  • 20250428-1.jpg

    川普關稅三大綠能衝擊!賴總統「綠色台灣品牌」能因應?

    面對美國關稅新挑戰,淨零轉型正遭遇綠能投資降溫、化石燃料競爭升溫等逆風。總統賴清德強調永續發展是國家基石,同時端出三大對策,從雙軸轉型、百億基金到循環經濟立法,展現化危機為轉機的決心。
    more
  • 20250425-1.jpg

    ESG台灣快訊》穩定供電與淨零並進,賴清德:對核電抱持開放態度

    今年地球日主題為「我們的能源,我們的星球」,目標是2030年前將潔淨能源發電量提升至現行3倍。賴清德總統22日接見「2025第22屆全國NGOs環境會議」環保團體代表,就潔淨能源、減碳目標、能源採購及核能議題等面向與環團交流。
    more
  • 20250424-1.png

    2025碳費》為什麼碳稅不只是懲罰?企業永續投資該怎麼做?八大綠色因應策略全解析

    綠色稅制政策是影響企業永續發展策略的政府財政引擎,包括租稅優惠和租稅成本兩個面向。租稅優惠主要在鼓勵綠色投資行為以及綠色產品、生產流程和技術的創新,租稅成本則是基於「污染者付費原則」,讓環境污染成本由污染者承擔,並反映在其商品和服務的價格中污染者因受到懲罰造成其獲利能力降低,而碳費或碳稅就是綠色租稅成本的一種類型。
    more
  • 20250423-1.jpg

    《冰的顏色》揭北極危機!台灣為何不能忽視格陵蘭融冰?

    紀錄片《冰的顏色》4月中旬在台播映,協助拍攝的學者柯根、格陵蘭因紐特族獵人克里斯汀生也飛越半個地球造訪台灣,揭露北極融冰背後的殘酷現實,跟台灣有什麼關係?
    more
  • 20250422-1.jpg

    歐盟衝刺2040減碳排九成,「購買國際碳權」卻引發爭議?為什麼?

    歐盟原訂於2040年實現90%碳減目標,但受美國關稅、低成本進口及國內產業轉型壓力影響,多方質疑高標準是否切實可行。歐盟考慮購買國際碳權替代部分數據,然而碳權數據漏洞與計算方法爭議,是否會動搖公信力?這項方案能否兼顧環保與經濟挑戰,真正推動氣候轉型?
    more
  • 20250421-1.jpg

    航空業淨零卡關!永續航空燃料(SAF)該如何推廣?

    2024年台灣出國人次逼近1700萬,境外觀光消費上兆元,幾乎回到新冠疫情前的水準。隨著暑假旺季即將來臨,不少人都開始規劃海外旅遊。但你知道嗎?在國際觀光大舉復甦的榮景背後,你所搭乘的飛機,正面臨艱困的減碳大挑戰。
    more
  • 20250420-1.jpg

    北極冰融台灣也有事?這一年北、高海平面恐上升2公尺!冰川學者示警:家住海邊,格陵蘭就在你身邊

    「就算人類即刻停止碳排,格陵蘭仍有3%的冰體註定融化,全球海平面將上升27公分;各國如果繼續無作為,這個世紀末恐上升至2公尺!」極地冰原氣候科學家威廉・柯爾根(Dr. William Colgan)來台參加格陵蘭冰融危機論壇,一連三天提出預警。
    more
  • 20250418-1.jpg

    微軟簽全球最大碳移除約!15年移除675萬噸碳,川普成最大變數?

    科技巨頭微軟公司16日表示,該公司已簽署一項合約,將在路易斯安那州推動15年內移除675萬公噸二氧化碳的計畫。微軟稱這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永久性碳移除專案。
    more
  • 2025f0417-1.png

    蘋果最新環保里程碑:減碳逾6成、機器人年拆240萬支iPhone!地球日回收有優惠

    世界地球日前,蘋果再公布最新的環保進展,減排、清潔能源與再生材料方面達成最新里程碑,以2015年為基準,已於全球達成超過60%溫室氣體減排,並持續朝2030年全面碳中和大步邁進。同時,為鼓勵使用者將家中閒置的舊品回收換新,即日起至5月16日,顧客只要於店內回收符合資格的舊品,即可享有Apple配件9折優惠。
    more
  • 20250416-1.jpg

    公司治理評鑑2026將改為ESG評鑑,智財管理連結ESG成加分關鍵,綠色專利更成企業發展利器

    金管會發布2026年起,公司治理評鑑將改為ESG評鑑,並將環境面與社會面的權重提高。屆時TIPS也將納入評鑑,企業透過TIPS確保智慧財產(IP)管理與ESG連結,例如綠色專利、綠色商標等,穩定風險的同時幫助企業在公司治理評鑑加分。
    more
  • 20250415-1.webp

    全國首創 ESG 地方獎項 「桃金企業獎」打造城市企業新品牌

    桃園市長張善政9日上午主持市政會議,聽取經濟發展局「桃金企業.推動 ESG 與幸福企業」專題報告後表示,「桃金企業獎」是全國首創以 ESG 為核心的地方政府獎項。去(113)年首屆舉辦期間,不少大型企業高度重視、踴躍參與,顯見此獎項在產業界具有高度影響力。市府將持續鼓勵在地企業實踐 ESG,引導本市接軌國際趨勢,打造具永續價值的城市品牌。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