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綠色採購年逾700億,有哪些新項目?正隆為何訂下2030永續採購要占50%的超高目標?

環境部1992年(時為環保署)起推動環保標章制度,2007年起將綠色採購由機關推展至民間,歷經多年努力,2024年民間企業及團體綠色採購已達743億,3,148家參與,較前一年增加近86億。民間綠色採購申報成果以森林管理委員會認證(FSC)、環保標章與能源之星產品為最多,占整體綠色採購金額約70%。

環境部日前舉辦「113年民間企業團體綠色採購績優單位頒獎典禮」,表揚2024年綠色採購績優企業及團體、近一年取得金級或銀級環保標章的旅宿業者,以及連續20年取得環保標章產品認證的業者,藉此感謝企業與環境部攜手合作進行綠色採購,透過頒獎典禮也激勵更多單位加入綠色採購、綠色消費的行列,為永續發展盡一份心力。

助力淨零轉型,綠色採購每年要增10%

為落實國家淨零,環境部在去2024年11月底召開的「政府永續長共識營」,已將綠色採購列為優先推動重要工作,更提出期望民間企業的綠色採購金額每年可以提升10%,2030年目標為1,280億元,同時促進產業及供應鏈綠色升級。

為實現這個目標,環境部持續擴大綠色採購認列範疇,2025年新納入如深度節能服務、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等項目,並推動「以租賃代替購買」的模式,從源頭減少資源浪費。

考量我國九成以上企業為中小企業,環境部為鼓勵中小企業推動綠色採購,2024年首度採用「分組表揚」方式,依據產業別與企業規模劃分為5組,包括製造業-大型企業組、製造業-中小型企業組、非製造業-大型企業組、非製造業-中小型企業組及其他組,並取各組前10名績優業者加以表揚,肯定其在推動綠色採購上的積極作為與對環境保護的貢獻。

113年民間企業及團體綠色採購績優單位-製造業-大型企業組。圖片來源/環境部

要健全綠色採購,綠色產品的供需循環也是一大關鍵,環境部推動綠色採購同時,為肯定企業對環保標章的支持及鼓勵旅宿業者取得環保標章,今年表揚5家連續20年取得環保標章業者;要持續20年,代表企業在品質、環保設計與永續經營方面,長期不懈的努力與堅持。

環境部次長施文真指出,獲表揚的5家廠商,不僅穩定提供優質的綠色產品,也扮演引領產業永續轉型的堅定力量,提升綠色產品的市場信賴度,為其他企業樹立典範;透過公開表揚,冀能鼓勵更多產業投入環保標章產品或服務的行列。

環保標章除了產品可以申請,亦可以核發給服務業。截至目前,全國已有168家旅館及民宿取得環保標章,今年也特別表揚近一年內取得金級或銀級環保標章的36家旅宿業者,業者透過節能減碳、減塑降廢、環保餐飲、智慧管理等作為,展現出旅宿業對綠色轉型的決心與行動力。

113年民間企業及團體綠色採購績優單位-非製造業-大型企業組。圖片來源/環境部

正隆2024永續採購85億,2030要占自家採購的50%

環境部也安排兩家績優企業代表分享經驗,包括製造業代表正隆公司及非製造業代表國泰金控。兩家企業皆長年致力推動綠色採購,期盼透過企業的實務經驗分享,協助更多單位掌握綠色採購的推動方式與操作模式,擴大民間參與,打造永續產業鏈。

正隆2024年永續採購85億元,占全國11%,連五年獲國家綠色採購獎。正隆指出,該公司作為工紙龍頭企業,持續深化綠色轉型。對內升級資源循環再生技術與規模,對外強調供應鏈永續共好及養成本土產業低碳韌性。

正隆連五年獲國家綠色採購獎,永續採購績效登造紙業之最。

正隆強調自然正成長、承諾2030年永續採購占比要達50%

訂下2030年永續採購金額占比達50%的目標,正隆董事長鄭人銘表示,推動永續不只是企業責任,更是對下一代的承諾。

他指出,正隆以「S.M.A.R.T.」低碳智慧造紙為核心,從資源循環再生、永續採購管理到產品創新研發,全面落實「自然正成長(Nature Positive)」,藉由一張紙為市場提供貼近自然、具多元價值的綠色消費選擇,讓每張紙成為樹木的延伸,保護現有原生林,也為台灣再造二次森林。

2024年,正隆全集團共再生使用235萬公噸回收紙,相當於保留4,700萬棵樹(註:再生使用1公噸回收紙可保留20棵樹木),同時積極採購FSC™永續管理森林木漿,並訂定2030年FSC™木漿使用比率達100%的目標,推動永續森林管理與生態保育,串聯上下游夥伴共同邁向低碳轉型。

 

正隆綠色採購金額卓越,代表製造業於頒獎典禮分享永續實績。

正隆透過雙向議合厚植本土產業永續韌性

為擴大企業在全球供應鏈的正向影響力,正隆更將台灣綠色採購經驗向海外營運據點移植,推動越南廠區永續採購機制。

正隆購料部主管、協理簡春龍表示,永續採購不只是企業ESG責任,更是驅動低碳轉型的關鍵競爭力。透過優先採購具環保標章、節能標章與FSC™國際驗證的綠色產品,從生產原料、設備至辦公用品等多面向,盡可能縮小營運對環境的衝擊。

除提升自身採購管理效能,正隆也於供應鏈推動「低碳、數位、激勵、賦能」四大韌性行動。藉由雙向議合與實地輔導建立共識,導入碳風險與環境績效評估機制,推動供應商減碳材料、再生資源應用,加速本土產業鏈升級轉型,強化永續韌性與全球競爭力。未來,正隆將持續透過綠色採購推動產業鏈升級與共好,發揮企業在永續治理與環境責任上的關鍵影響力。

持續布局3R PLUS資源循環商模

做為全球首批自然風險財務揭露(TNFD)先行者企業,正隆台灣製造鏈回收紙及廢棄物資源化比例已是業界標竿,是市面上目前唯一同時擁有FSCTM Recycled、環保標章與碳足跡標籤三重驗證的家紙品牌。

2018年起,正隆透過創新及研發升級循環規模,以紙塑分離技術建構台灣全紙容器再生供應鏈,至今再生規模全年可消化島內超過半數廢紙容器,協助解決台灣外送、外食經濟下的廢棄物問題。

此外,也擴大整合自然資材,結合造紙產品、能源及水資源循環,跨產業整合農林資源,開創全台最大3R PLUS資源全循環商模。2023年更研發獲農業部有機農業商品化資材驗證的100%再生環保抑草紙,除減少耕地塑膠地蓆殘留物汙染,也以本土物料緩解小農有機栽植的進口成本,用一張紙實踐現代農耕轉型。

 

正隆旗下蒲公英環保衛生紙為市場唯一同時擁有FSCTM Recycled、環保標章與碳足跡標籤三重驗證的家用紙品牌。

國泰金從「買得綠」邁向「賣得綠」,2024綠色採購逾10億元

國泰金控2024年綠色採購金額10.65億元,獲選「民間企業綠色採購績優單位」,居金融業之冠,除綠色採購金額年成長逾8成外,更創下連15年獲獎紀錄。

國泰金副總翁德雁表示,綠色採購不僅是環保行動,更是企業風險管理與永續競爭力的基礎。國泰金長期聚焦「氣候、健康、培力」三大永續主軸,將ESG理念深植營運決策與流程。

他說,國泰金自2016年起舉辦供應商大會,倡議「永續價值宣言」,迄今已吸引超過1,200家供應商響應,並輔導供應商導入碳盤查、環境管理制度及綠色產品驗證等。

綠色採購不僅實質帶動環境友善商品與服務的採用,更已轉化為制度化管理,涵蓋資訊、設備、文具、工程等多元品項,國泰金期待能實現「BETTER TOGETHER共創更好」的願景,與供應商建立共創共榮的永續合作生態。

國泰金從「買得綠」做起,更將永續理念融入金融商品設計,邁向「賣得綠」。國泰金指出,該金控各子公司透過高度數位化與行動化的服務流程減碳,優先取得碳足跡標籤與減碳標籤,獲環境部列入綠色採購範疇,企業只要購買國泰人壽的人身保險服務保費即可認列10%、購買國泰產險財產保險服務保費可認列20%,採用國泰世華銀行的個人信貸服務費更可100%計入。

國泰人壽則透過「智慧綠房東」推出「hub新型態辦公服務」提供綠電服務,透過科技與智慧化管理,並提供服務層公區100%綠電,持續擴大綠色影響力。

「113年民間企業團體綠色採購績優單位頒獎典禮」大合照。圖片來源/環境部
原始連結